中国稀土用对了,攻克关键技术,100%独创全球首列永磁磁浮高铁。
据央广网报道,由江西理工大学主导,联合中铁工业、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等多家单位,共同研发建造的永磁磁浮技术工程试验线正式竣工,标志着备受国人期待的“兴国号”终于可以投入使用。
据悉,列车起点定在著名将军县——江西赣州兴国县,所以,车身主要以红、白、黄为主,车头是红色,两侧点缀着56颗金黄色五角星,凸显出浓厚的红色文化基因,被誉为“红轨”。
“红轨”项目技术首席专家杨斌介绍说,“兴国号”总长度800米,一共可容纳88人,最高时速达到80公里。而这不仅是我国第一条永磁磁浮列车,同时还是全球第一条将永磁磁浮技术与空轨技术结合起来的列车,其具备高度智能化、个性化特点。
从已传出的照片中可以看到,“兴国号”悬挂在空中,整体呈现出“轨道在上、车身在下”的形态,看起来相当科幻。
其最大的亮点在于,采用了永磁材料和轨道相斥的原理,使得列车能够整个保持在悬浮的状态。在此技术支持下,“兴国号”具备悬浮运行、转弯半径小、噪音低、节能环保等优势。值得一提的是,“兴国号”还能够顺应当下“零碳”政策,做到真正的“零功率”无磁污染。
因此,这类永磁磁浮列车不仅能够用于城市,还可以被建在乡村、高寒或荒漠地区。
杨斌兴奋地说,我国为了建造永磁磁浮列车,还花大力气攻克了永磁磁浮技术、空轨技术、永磁动力、可浮动偏心轴导向轮结构等难题,拥有60多个发明专利,5个国际专利。可以说,从最初的空轨到现在的红轨,我国达成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,一举突破成为全球第三个掌握空轨技术的国家。
作为永磁磁浮技术与轨道交通研究院的院长杨杰称,“红轨”得以建成,最关键一处环节在于永磁材料,而永磁材料属于稀土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。往金属中添加不同配比的铷铁硼等稀土材料,可制成永磁体,其质量将决定着列车能悬浮的高度。
美国商务部曾称,铷铁硼永磁体除了可用于磁浮列车,还能够用来制造计算机硬盘、电动车,甚至是高端武器,大家所熟知的“标枪”导弹便离不开永磁体。
只是,这类专用磁铁的生产,几乎都在中国。
我们知道,中国是稀土大国,掌握了大部分的关键重稀土资源,此外,相关稀土产业在全球范围内也处于先进水平。所以,丰富的稀土资源,为我国永磁行业提供了巨大发展助力。
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数据显示,中国现在参与铷铁硼生产的企业高达200家,占据到全球90%以上的供给。
五角大楼为了夺回全球最大磁铁材料制造商宝座,一度将全部精力放在了囤积铷铁硼永磁体上,结果遭到不少行业人士批评。
总的来说,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,中国在面对稀土生产时,也必须高度重视起来,进一步向“专精特新”道路迈进。